本期的“音为有你”来啦~
这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
我们北宋的大诗人
苏轼
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。也无风雨也无晴”,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”……相信这些诗词你一定听过,也相信它们曾在某些不为人知的时刻给过你些许的慰藉。
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引领潮流,留下了许多震铄古今的诗词。有写出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的诗佛王维,也有“少年心事当拏云,谁念幽寒坐鸣呃”的诗鬼李贺,更有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”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等。但我尤其偏爱那写出“拣尽寒技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”的苏东坡。


苏东坡的一生是谓跌宕起伏的,嘉祐元年参加科举考试,凭借笔酣墨饱的文章获得考官欧阳修的赏识。欧阳修欣赏苏轼的豪迈诗文与敢于创新的精神,并夸赞他擅长读书,且会写文章,有朝一日他的文章可以被天下人所知道。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中了科举考试第二名成为一名进士,可以说是少年得志,但到他不惑之年,却是接连被贬,一直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。可就是这跌宕起伏,居无定所的一生,却也被东坡先生过的有模有样,有滋有味。

苏轼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世界以痛吻我,也要报之以歌。在湖州知州任上,他为向皇帝作表谢恩写下了《湖州谢表》,却被王安石手下的改革派拿来断章取义,污蔑为讽刺新政。因此,被押入狱候审贬到黄州,这便是乌台诗案的由来。辛而大宋“不杀士大夫”的祖训留得性命。在黄州,苏轼的文学成就可谓达到了巅峰,留下了《赤壁赋》中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”这千古奇句。

之前,中国新闻网曾出过一篇爆款的文章,把李白、杜甫、苏轼等几人一辈子走过的地方做成了地图。
李白地图

杜甫地图

苏轼地图

如果跟着他们三人中的其中一位去旅行,你最想跟谁去?是不是也想要跟随苏轼呢?喜欢跟苏先生旅行的原因,还是因为那些署名「东坡」的美味食物。翻看他的《东坡志林》,和他留下的三千多首诗词,还有书信文章,会发现,他热衷于探索美食时,大都是被贬的时候。
发明羊蝎子,在惠州。
发明东坡肉,在黄州。
疯狂吃生蚝,在海南。
爱上吃荔枝,也在惠州。
有时,他无事可做,用食物打发时间.
有时,实在没啥可吃了,他不得不入乡随俗。被贬到偏僻的地方时,“土人顿顿食薯芋,荐以薰鼠烧蝙蝠。旧闻蜜唧尝呕吐,稍近虾蟆缘习俗。”人家顿顿吃老鼠、蝙蝠、蛤蟆、粉唧唧的刚出窝的小老鼠,你哪怕吃了就吐,还要吃。不然就要饿死。后来,米涨价了,吃不起饭了,就打算跟儿子辟谷,也就是“吸初日光咽之”。这么厉害的人,竟然不会自负清高,给人距离感,这多亏了他满腹经纶下还藏着一颗有趣快乐的灵魂。
即使坎坷不断,挫折连连,也照样吃好喝好。我们的东坡先生是个吃货,将那些悲苦转移到了吃这件事上,写出了烹饪河鲜的《煮鱼法》、记载东坡肉做法的《猪肉颂》。将“贵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”的猪肉推上了人们的餐桌。


“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”本是心酸悲苦的生活,却在生命终结之时成为了难忘的功绩。或许,这就是苏东坡、这便是他的随遇而安、是他面对生活的一种坦荡。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一代代人,成为了无数人的精神支柱。
来源:万博man体育新媒体工作部
(责任编辑:万博man体育 2020-11-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