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微博|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
新闻中心

公司新闻

心灵花园 | 为什么你不能坚持长期自律?

时间:2022-03-02  浏览:

每到新学期的开始

就是大家立flag的时候

你是不是喜欢一口气列十来个目标

比如这学期

要读5本书,要减肥10斤

要过四级或六级……

但往往是刚开始时

踌躇满志,斗志昂扬

结果整个学期都在混吃等死

间歇性努力一把

到了学期末发现一个目标都没实现

......

千里之堤毁于蚁穴,我们的失败往往就是最初的那个小诱惑、小妥协,再散漫的人,一生中都会做无数的计划。因为我们都向往一个更自律、更完美的自己。然而,现实是残酷的,大多数人的大多数计划会周而复始地开始,又周而复始地停摆。回头看时,你甚至都记不起来,这个计划什么时候、为什么就半途而废了。其实,这都是因为你开启了自己的“破窗效应”。

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“破窗效应”:

心理学家菲利普·津巴多做了个实验:他把两辆一样的汽车停在不同的地方,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,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,他把停在布朗克斯区那辆车的车牌摘掉,顶棚也给打开,结果车当天就被人给偷走了。而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,放在那一个星期也没有被偷走。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就很有趣了,菲利普·津巴多用锤子将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一个大洞,结果仅仅过去了几个小时这辆车就不见了,这就是“破窗效应”:原本只是一个小问题,但如果不及时修正,问题就会越来越大、越来越多,继而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。

我们生活中有各种“破窗效应”:

原本很干净的楼道,如果有人把一包垃圾扔在角落里,那么最后这个角落就可能变成一个垃圾堆;一面墙,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,很快的,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、不堪入目的东西。所以呀,如果我们想要完成计划,就一定要避免破窗效应。

从“破窗效应”中,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:

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,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,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,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、个别的、轻微的“过错”,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、熟视无睹、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,就会纵容更多的人“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”,就极有可能演变成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的恶果。就如刘备那句话,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。

最有效的办法是:把一个大的目标拆成一个个简单易行的小目标。

例如减肥,可以把减10斤换成每天跳绳1000下。如果今天不想跳,可以只跳200下,不需要强求每天一定要完成多少量。更重要的是,不要让一个小小的“破窗”打碎你长久的坚持。

有句话叫: “你怎么过一天,就怎么过一生”


细细品味,是很有道理的。放纵、懈怠一天,就相当于打破一个小洞。如果对此意识不到严重性,不及时收敛的话,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破洞,最后便会千疮百孔。如果不想人生破败不堪,千疮百孔的话,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被打破的窗户及时修好。也就是说,我们要从小事抓起,不能纵容自己身上的一些小毛病,坏习惯。

丘吉尔说过

不要浪费一场危机

接下来的日子

请别再浪费光阴

好好修正自己

每天进步一点点!

久而久之

你一定可以见证到一个非常优秀的自己!

共勉!